— Portal Pszczelarski (@Pszczelarstwo) 2015 12月 23日

經過人類數百年來的配種,現有的歐美蜜蜂的產蜜能力和授粉能力大幅提升,是否讓蜜蜂的某些生存能力消失?

但是對於科學家而言,這個現象反而令人興奮,畢竟豢養在家中的寵物,怎麼會比野生動物更懂得生存?

雖然在生物學上分為同一種,但非洲蜜蜂與歐美蜜蜂在性格和生存能力上的差異十分明顯。除了顏色較深之外,非洲蜜蜂受人類馴化程度不深,導致它們不喜歡住在蜂箱中,更是經常攻擊蜂農,讓非洲當地的養蜂產業十分困擾。

    人類是否把蜜蜂過度馴化,以至於歐美蜜蜂無法面對環境變遷,導致蜂群大規模消失(或死亡)?

    根據統計,全球115種經濟作物中,高達87種作物得靠昆蟲和動物授粉,而蜜蜂就是授粉界的第一把交椅。

蜜蜂世界也有「米蟲」





— London Gardens (@WstLondonGarden) 2014 12月 9日

根據《美國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想拿到進入蜜蜂世界的鑰匙,研究北美和歐洲的蜂種恐怕是條死胡同。科學家表示,非洲野生蜜蜂的生活型態較為原始,被人類馴化的程度不高,若對它們進行深度研究,對於歐洲和北美的蜜蜂養殖會有很大的幫助,甚至能一舉解決CCD。

截至今日,科學家已經發現非洲蜜蜂與歐美蜜蜂在生存能力上的最大不同。

非洲蜜蜂未馴化 研究蜜蜂少不了它



為了避免蜜蜂消失所引發的生存浩劫,各國政府與研究團隊積極為蜜蜂尋找解藥,盡全力找出蜂群消失的關鍵因素,歸因於農藥、寄生蟲和新種病毒的說法甚囂塵上。可惜的是,人類過去對蜜蜂的了解實在少得可憐,至今仍無法找出造成「蜂群集體崩解」(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的確切原因。



— Frank Dew, Ph.D. (@dew_frank) 2015 9月 23日

蜂群集體消失已經不是新聞,這個問題不僅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作為植物最主要的授粉昆蟲,蜜蜂消失也讓全世界緩慢走向難以挽回的糧食危機。



— CCTV Africa (@cctvnewsafrica) 2015 12月 18日

根據統計,在非洲的南非共和國、肯亞、烏干達和貝寧共和國(Benin),一共有3億1000萬個大大小小的蜂群,這些野生蜜蜂諳熟野外生存之道,自然的抗體也能有效幫助他們抵抗寄生蟲和其他病原體的侵害。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可以從這些從未被人類染指的蜂群著手,了解蜜蜂的所有生活習慣,是解決蜂群集體消失的關鍵資料庫。

具體來說,研究非洲蜜蜂可以為三個問題找到解答:

小蜜蜂大功用 三分之一蔬果得靠他



蜜蜂絕跡之謎有解?非洲野生蜜蜂成研究關鍵

數十年來全球化發展快速,是否為蜂群受到某種無法抵抗的寄生蟲或病原體的威脅?

荷蘭的情況更是驚人,野生蜜蜂消失數量比120年前少了90%,許多農夫迫於無奈只能用人工授粉。

房屋貸款
arrow
arrow

    p15nd1dr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