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本報特稿-大陸十三信用貸款五規劃與兩岸經貿關係-014000056.html

企業貸款

大陸高層的「北戴河會議」已經展開,而該會議聚焦的議題包括:如何處理近期中國大陸股市問題、十三五規劃長期經濟發展目標設定,更重要的是內部人事的安排。 在習近平上任後積極推動反貪政策,讓中國大陸內部不時出現政局不安的言論,再加上近一個月來股市大跌,也讓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出現警訊,為了穩固政局,本次的北戴河會議更具重要性。再者,北戴河會議後,10月將接續舉辦中共「第18屆五中全會」,將依北戴河之決議為基礎正式為十三五規劃定案。本文將從現有的十三五規劃輪廓,探討下一階段兩岸經貿合作的可能作為。 一、十三五規劃的目標與方向 在十二五規劃推動期間(2011-2015年),預計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7.6%,而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即是現在所面臨大陸股市大跌所造成的負面衝擊。而在習、李執政的規劃下,積極訴求「新常態」,以追求經濟穩定成長取代過去的高度成長。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蔡昉副院長的預測,十三五規劃期間的經濟成長率約為6.2%。蔡昉認為,近期中國大陸經濟增速下行的現象並非週期性現象,而是大陸總理李克強在「新常態」架構下推動「微刺激」政策,而可能會出現的結構性變化,如果宏觀調控得宜,十三五規劃期間的經濟增長速度仍可望達到7%。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林毅夫教授也曾發表文章說明,中國大陸未來5-1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仍可達7%。 按照中共十八大確立的目標,如果大陸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十三五規劃期間的GDP增速必須達到6.56%,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增加一倍。 習近平曾在今年5月提出十三五規劃的10大目標,包括:(1)保持經濟增長、(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調整優化產業結構、(4)推動創新驅動發展、(5)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6)改革體制機制、(7)推動協調發展、(8)加強生態文明建設、(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進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習近平亦表示,十三五規劃將負債整合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政策宗旨,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十三五規劃的重要課題可歸納為下列六大項目: (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三)加強現代化工作確保糧食安全: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薄弱環節是農業現代化。要著眼於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在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四)深化市場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習近平強調,改革是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 (五)經濟與生態平衡發展、城鄉平衡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科學佈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 (六)落實解決社會問題的各項作為: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二、十三五規劃與走出去政策連結 十三五規劃雖然主要在提振內需為目標,但是中國大陸政府也將其與一帶一路、亞投行、自由貿易協定等雙邊及多邊機制相聯結,一面遂行外交政策,一面將中國大陸的產業發展向外開拓,並將部分產業的過剩產能向外輸出,以調節產業發展結構。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表示,十三五規劃的「三個重大」將圍繞貼近民生領域、公共基礎設施薄弱領域、能拉動消費的基礎設施領域,以及圍繞實現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展開投資。 以今年七月下旬印發的《關於印發南京江北新區總體方案的通知》為例,該新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整合發展的重要節點,與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自貿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形成「一體兩翼」。此例說明了區域經濟規劃發展在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認為,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這三大經濟帶將是“十三五”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途徑。其中,長江經濟帶是支撐中國大陸經濟的脊樑;「一帶一路」,尤其是其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將與西部大開發相連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的則是要打造國家區域治理現代化首善之區。 依據大陸商務部最新的統計資料,2016年上半年大陸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2.2%。大陸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承攬工程項目達1401個,新簽合同額375.5億美元,同比增長16.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值接近3兆元人民幣,約占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1/4。 在十三五規劃即將推出之際,大陸學者也建議,擴大打造沿東南海岸經濟帶、東北經濟帶以及沿長城經濟帶,以區塊發展方式加速中國大陸邁向小康社會。 三、應用兩岸供應鏈連結 近來,台灣多有討論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對我產業發展威脅之論,多位企業界領導人表示,台灣產業發展只要持續注重創新與研發,紅色供應鏈並未能立即產生威脅。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日前亦曾表示,台灣產業無需顧慮紅色供應鏈,因為兩岸間產業長期連結,早已相互融合,並且已經與全球供應鏈緊密連結,因此並不會出現紅色供應鏈威脅的現象。 台灣產業目前在全球價值鏈的中端(製造)擔任要角,在前端及後端也漸次崛起,因此在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的區域整合中若沒有台灣企業的參與,其價值鏈必不完整,整合的結果也將缺漏一大塊,或者無法達到最大的效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全球各國積極推動巨型FTA之際,如果無法與全球價值鏈相結合,則價值鏈中未能參與整合的成員、產品與企業,也將遭遇被邊緣化的危機。 對台灣來說,製造業是對外經貿的核心,而服務業則是GDP的主要來源,產業革新所推行的「三業四化」策略,便是將農業、製造業與服務業相互結合,各產業間相互截長補短,以發展「產業創新」。因此,在兩岸經貿談判上,政府也應該依據這樣的產業藍圖,列出我方的談判架構與要項,以爭取最大效益。 台灣的產業供應鏈除了應思考如何與十三五規劃連結外,也應該與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相連結。政府可以構思如何透過WTO架構下的「政府採購協定」參與各項基礎建設標案,也可以與中國大陸及早洽談一帶一路採購標案的相關規範,為業者參與鋪路。 (來源/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95期)【中央網路報】

本報特稿/大陸十三五規劃與兩岸經貿關係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0FDF925335A521BE
arrow
arrow

    p15nd1dr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